在日前舉行的第一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大會上,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的《中國北斗產業發展指數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北斗產業發展綜合指數達到1312點。相比2013年的250點,增長幅度超過400%。
“我國北斗產業保持高速增長和快速發展態勢,在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以及大眾應用等方面均獲得了巨大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已經達到新高度。”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于賢成說,我國北斗產業正在穩步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北斗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穩健,基礎持續夯實,形成芯片、模塊、天線、板卡等完整型譜,實現軟件、算法等完全自主研制,構建起國家檢測認證體系。國產芯片出貨量超億級規模,國外同類芯片支持北斗系統,形成良性發展態勢。
北斗應用規模持續擴大。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各種類型的北斗終端設備(不含消費類電子)應用總量接近2300萬臺/套,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727萬臺/套,北斗應用滲透率超50%。行業領域全面覆蓋,應用深度持續增強,涉及國計民生主要行業的北斗終端設備應用數量超過1300萬臺/套。
對于北斗應用規模持續擴大的原因,中位協北斗時空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冬航認為,首先,國家大力推進北斗應用。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深化北斗系統推廣應用,推動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其次,隨著數字經濟發展,國民經濟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發展對北斗應用需求增長明顯,主動實現“+北斗”發展,拓寬了市場。再次,移動互聯網科技進步,特別是北斗應用創新發展,與智能手機、穿戴式設備相結合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以及新模式出現,為大眾用戶提供了新的良好體驗,推動北斗應用規模持續擴大。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境內申請入網的智能手機中,超過300款支持北斗定位,出貨量超1.2億部;北斗網絡輔助公共服務平臺的日均訪問次數超過4億次,日均活躍用戶數量達到5100萬。
李冬航認為,北斗應用融入百姓生活,原因在于北斗已成為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大眾消費產品的標準配置,隨時隨地獲取精準時空信息服務成為大眾生活的“剛需”,手機中的各種應用大多可通過位置信息提供服務。
當前,我國北斗產業國際化發展持續推進。記者從民航局獲悉,包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標準和建議措施的《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10最新修訂版日前正式生效,這標志著北斗系統正式加入國際民航組織標準,成為全球民航通用的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產品已在全球半數以上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出口產品種類更加豐富,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我國與東盟、阿拉伯國家、非洲地區實施衛星導航合作行動計劃。推動北斗系統進入民航、海事、移動通信、搜救等領域國際標準。
對于北斗產業的發展趨勢,于賢成表示,當前,北斗規模應用正處于進入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的關鍵階段。從產業發展的總體形勢來看,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已經開始向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和時空服務產業生態圈演進升級,未來與數字經濟相結合,必將形成巨大的智能信息產業綜合體。
(來源:經濟日報)